何处好追凉
盛
夏
池上随风舟
图片
①
人人避暑走如狂,
独有禅师不出房。
可是禅房无热到,
但能心静即身凉。
白居易《苦热题恒寂师禅室》
古代也热,热得无处可逃。只有去山中,林下,溪边。为了躲避烈日的炙烤,古人想方设法避暑,四处觅凉,仿佛发狂了一般。
只有禅师淡定如水,他须臾不离房间,闭门如深山,静坐参禅,无动于衷。为何呢?难道禅房不热吗?不是的。上蒸下煮的高温桑拿天气,哪儿都一样,禅房也闷热。
白居易由此悟出了避暑秘诀:心静自然凉。不去在乎外界的风起云涌,保持内心的淡定从容,腾空思虑,宛如静水流深。心越静,身越凉。
②
尽室林塘涤暑烦,
旷然如不在尘寰。
谁人敢议清风价,
无乐能过百日闲。
韩琦《北塘避暑》
盛夏时节,诗人携同家人,一起来到了池塘边,四周茂林修竹,绿荫如盖。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。
置身其间,涤尽烦热,暑气皆消。不觉豁然开朗,感觉远离尘嚣,恍惚步入世外桃源。
林间吹来习习凉风,弥漫着草木气息,沁人心脾。真是难得的享受。
诗人不由地感叹清风无价。他说,就算是没有什么快乐可言,夏天有凉风,有悠闲,也胜过人间许多。
苏轼曾云:“江山风月,本无常主,闲者便是主人”,有闲,就是有福,可以消受世间良辰与美景。
图片
③
山下芙蕖云锦裳,
宝瓶净供坐生凉。
南薰真是社中友,
清润时飘衣袂香。
杨光《淳熙丁未初伏奉亲避暑中岩》
在那山下的池塘,盛夏里的荷花,开得如云似锦,美不胜收。采撷一枝养于瓶中,荷风细细,温柔拂面,不觉凉意袭来。
夏天的南风,宛如善解人意的好友,清新温润,一阵荷风吹过,衣袂飘飘,香气氤氲。
初伏时节,最美莫过于一池荷塘在眼前,可纳凉,听蝉,赏花,闻香,诗情画意不邀自来。
④
何处堪避暑,林间背日楼。
何处好追凉,池上随风舟。
日高饥始食,食竟饱还游。
游罢睡一觉,觉来茶一瓯。
白居易《何处堪避暑》
上面这首诗浅显易懂,平白如话,是一册避暑指南。
七月流火,高温天气。可去哪儿避暑呢?
诗人娓娓道来,去林间,或高楼背阴处。如果你还想要寻觅凉风的话,那就泛舟荷塘,随着夏风而漂荡,从容自在。
时光流逝,当烈日高悬之际,难免饥肠辘辘。那就拿出备用的食物,慢慢享用,饱餐一顿,接着又去游荡。
直到尽兴而归,到家后高枕无忧,酣睡一觉。睡醒,喝一大碗清茶,感觉身心满足。如此,一天就消磨过去了。
归根结底,还是一个“闲”字。闲处光阴易过。
“没有熬不过的酷暑,只有回不去的夏天”。
在此,祝愿大家福气满满,珍惜这个火热的夏天,收获身心的清凉与安宁。
图片
作者:绿窗花影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